“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
报告团成员感人事迹
编者按:近期,中国青年报开辟“我的青春故事”栏目,专门采访了“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团7位成员的优秀事迹,报道感人,可亲可学,是激发广大中职学生学习热情和成才动力的鲜活素材。现将报道材料印发,请各地各学校在推动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会活动过程中,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本地本校可亲可学的典型。有关情况请及时报送团中央学校部。
职校里走出的上市公司老板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王华军
王华军,浙江省余姚市朗霞街道干家路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毕业于余姚市第五职业技术学校外贸专业,做过集装箱装运工、仓库保管员、外贸单证员、董事长助理。如今,34岁的他已经成长为上市公司宁波格莱特休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2008年在法国上市,目前总资产两亿多元,年产值5亿多元,拥有1000多名职工。
成功的背后,除了创业者必备的吃苦耐劳精神外,对一次次机遇的把握是王华军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这个人脑子好,看到机会,马上行动。”对王华军创业经历颇为了解的朋友这样评价他,“出手快,踩点准。”
王华军第一次出手是在1998年,22岁的他创办了一家外贸公司。那是一个离余姚市区很远、面积不足15平方米、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象牙屋”。
“1998年那会儿,国家没有完全放开企业自营出口的权限,企业想把产品卖到国外,必须通过外贸公司。”瞅准这个机会,王华军毅然辞去职务,自己出来干。很多人不赞成他辞职创业,认为他年少气盛“太冲动”,但王华军的道理很简单:“有些事,做了才有成功的可能;不做,成功的几率就一定是零。”
与每个白手起家的老板一样,创业之初,王华军吃尽了苦头——出差坐硬座、挤公交,“11路”步行一两个小时,低声下气“讨”生意。所有的辛酸,都被一年后5000万元的销售额一扫而空。创业这一步,王华军走对了。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王华军的外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之时,2000年,我国加入WTO。这意味着,生产加工型企业可以跳过外贸公司,直接向海外客户出售产品。外贸公司迎来了一场大洗牌。
外贸不好做了,那就借助原有的外贸平台,转做生产。生产什么?就生产过去外贸公司常卖的帐篷。又是一次准确的出手,把加入世贸带来的挑战,转化成企业转型的机遇。
这次看似巧妙的出手并非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在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捣腾出一家工厂后,王华军发现,自己竟然亏本了,“我们厂生产一顶帐篷的成本,居然比外贸公司以前向其他厂家购买的还高”。
问题出在管理上,学外贸出身的王华军擅长通过买卖挣钱,却不懂如何通过管理挣钱。
为了弥补短板,他费尽周折到浙江大学听MBA课程,“我就是去听课、学东西,不要什么学历、学位证书。”
2001年,通过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等一系列员工激励措施,帐篷厂的生产成本终于降下来了,“比同行还略低一些”。两年后,不安分的王华军又出手了。他决定削减帐篷产能,转而进军户外休闲家具生产领域。“帐篷技术含量不高,易于模仿,利润偏低。”根据自己多年跑外贸的经验,王华军发现一处市场空白点,“那时候,户外家具只有台湾人在做,高价卖到欧美。大陆没人做。”
看准这个机会后,王华军马上下手。到2004年,户外休闲家具已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其中,铝制高档家具占据了欧美两成的市场份额。
2008年,公司在法国挂牌上市。随后,公司知名度更高,产品的品牌附加值也提高了,国外资本市场的资金源源流进来,王华军又抓住机会为企业未来发展作出更大的部署——在海外建仓储中心和营销中心,在余姚建格莱特工程技术中心,专门用于产品研发和检测。
将钟爱的汽车事业进行到底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王洪军
选择一汽技工学校,王洪军觉得这是自己最正确的选择。
“我从小就喜欢汽车,能够到一汽工作,特别是能够在一线亲手制造汽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现在已经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一厂焊装车间工长的王洪军实现了梦想。只不过,他的梦想是通过别人都不以为然的中职学校实现的。
王洪军是个有韧劲儿的人,当初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一汽技工学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天生就是个喜欢实践的人,不喜欢读死书,即便是考上大学也未必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刚上技工学校时,老师的一番话对王洪军触动很大。
“老师说,你们考不上大学,在这里再不好好学习,将来连饭都吃不上。”这些话直到现在王洪军都没有忘,他觉得自己好像被有些人看得很低:难道我们来到这里学习就是为了将来有碗饭吃吗?“我一定做出个样来给大家看,做一名让大家瞧得起的一线好工人。”王洪军当时就暗下决心。
在学校,王洪军从不浪费时间,阅读了大量关于汽车的书籍,反复练习汽车驾驶、维修等技术。这样的努力让王洪军在毕业之前掌握了所有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初到岗位,王洪军发现自己从事的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每天要拿着10多斤重的打磨机和工具,在700多个灯管围起来的生产线上进行整修和打磨。有些人嫌工作太艰苦,相继调到了其他岗位。
“当时我想,工作虽然苦了点、累了点,可更能磨惊人的意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于是我选择了留下。”王洪军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当“逃兵”,他一直认为自己现在的成绩与当初的磨砺是分不开的。
王洪军爱钻研在车间里是出了名的。有时候,他甚至会跟德国专家“叫板”。
汽车生产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车顶棚上有个坑啊之类的。”按照德国专家的标准,这些汽车就要报废,再从德国进口材料继续生产。
“你是专家,整修不了吗?”王洪军曾经试着跟德方专家沟通,而德方专家回答他:“像这样的整修技术难题,在我们德国,只有极少数顶尖整修专家才行。”
“我觉得一台车就这样报废了,特别可惜,心疼啊。我就不信我修不好!”王洪军决定自己研究汽车整修技术。
工作之余,他开始试验各种办法,胶水,提拉工具,什么都用上了,试验了数十次,失败了数十次,最后他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当他把一台德方专家整修不了的车身整修好,经过检测完全合格时,德方专家大吃一惊。“因为他没想到我这个从中职学校走出来的普通工人解决了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王洪军说。
因为过硬的技术,王洪军去年被德国大众邀请到德国进行技术交流,这是厂里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没有的机会。
除了整修技术,王洪军还自己研制改进整修工具。到现在,他已经研制了40多种、2000多件工具,这些工具得到了工友的肯定。
几年下来,王洪军为企业攻克各种技术难关70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6000余万元。有些技术发明还获得了国家专利。2008年,王洪军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曾经有人问他:在你工作的过程中,什么让你感到最快乐?
他说:当我用自己的创新发明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时,心里就会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和快乐。
王洪军说,他不会停下钻研的脚步,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将自己的钟爱的汽车事业进行到底。
“蓝领”徐老师的幸福生活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徐陆
“工人”和“教师”,沈阳小伙子徐陆同时拥有着两个看似相差甚远的身份。
1999年,徐陆从中航工业沈飞技校铣工专业毕业,进入沈飞数控加工厂成了一名“蓝领”。
“其实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开飞机。”那时,徐陆有一个宝贝箱子,里面装的满满的,全是飞机、大炮玩具,“那时候觉得有人送我玩具最幸福”。
然而由于贪玩,上了初中的徐陆“成绩不够好,视力也不够好”,无奈的放弃了做飞行员的梦想。
“开不了飞机,还不能造飞机吗?”16岁的徐陆踌躇满志地走进中航工业沈飞技校。每当头顶有飞机飞过,徐陆都会抬头目送,“以后,天上的飞机就是我造的。”想到这,徐陆就觉得特幸福。
开学典礼上,校长在讲话中提到一位钳工实习教师就是上学时成绩优秀,毕业后直接留校当了老师。“技校毕业也能当老师?”反复琢磨着校长的话,少年徐陆摩拳擦掌,打算干出点名堂。
为了实现留校任教的理想,徐陆铆足了劲儿认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谁知到了毕业前夕,沈飞急需用人,徐陆这一届学生全部提前分配进厂。想当老师的愿望也就此搁浅。
蓝色的工作服穿上身,徐陆并没有怨天尤人。他给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常常“自己和自己较劲”,在一次次刷新和打破自己的纪录中体会幸福。
“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制造积木的人。”徐陆连自己制造出来的零件会装在飞机的发动机上还是机翼上都不知道,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2000年,公司团委开展青工技能竞赛,刚刚出徒的徐陆不但当选“铣工技术能手”,还获得了“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凭借出色的表现,年轻的徐陆成为厂里的绝对主力。2003年,徐陆被调进“攻关小组”,专门负责攻克高难度零件加工。最初,小组里有5名铣工,到了最后只剩下徐陆一个。“别人的任务都按个算,我的任务按车算。”连休息都成了一种奢侈品,最夸张的一次,徐陆连续一个月没有歇过一天。
2008年7月,机会向徐陆敞开了大门。中航工业沈飞技校面向全厂招聘教师!这是徐陆第一次参加面试。“当时可紧张了,他们叫我抽5张图纸,然后看10分钟。我问看什么,他们说你就看吧。”10分钟过去,考官又下令“你讲吧。”“讲什么?”“就讲你看到的。”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徐陆讲了一堂像模像样的课。然后就回厂干活了。
“没想到我真的能通过面试。”徐陆的教师梦终于成真。
“重新踏入校园那一刻,我差点没哭出来。”时隔12年,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到光荣的教师,徐陆觉得特别幸福。然而,徐陆也清楚地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道难关。徐陆觉得自己和学生一样,也像一张“白纸”,也要从头学起。
“当工人时候想怎么把活干好就行了。现在当了实习老师,我得想怎么和孩子们打交道,怎么把自己近10年的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利用课余时间,徐陆常常会和那些觉得蓝领没有“奔头儿”的学生谈心,告诉他们“现在的高级蓝领比白领的待遇都高,还有些大学毕业生回到技校进行‘回炉’”。
“看着学生们一天天成长,技术水平一天天提高,毕业后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就是我最得意的作品。”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陆觉得,“别提有多幸福了”。
一年多过去了,“徐老师”越来越“上路”。“听说刚刚被评上优秀教师了,还不确定,要回去了才知道。”徐陆脸上写满了幸福。
“职中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栾虹
1993年夏天,栾虹从高考考场出来就被抬进医院,迷迷糊糊中,她已经陷入深深的绝望,考师大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了,人生的路又将拐向哪里呢?母亲态度坚决:复读,重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工作!
正当无助时,同学来看栾虹,带给她一个消息:班里很多落榜生结伴报了中专,听说毕业包分配。栾虹一狠心,拿积攒多时的30元零花钱给自己交了报名费,先斩后奏,进了石家庄市第一职业中专(简称“职中”),学习公关礼仪。
栾虹没想到,就是这所学校,改变了她的性格,给了她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能力。
栾虹告诉记者,她从小性格内向,特别自卑,高中三年几乎没在人前抬起过头,更没得到过赞扬。然而职中开课不久,她就因站姿规范,被班主任叫出来给全班示范。“老师点我出列时我都傻了!嗯?我做得好?我能做好?”栾虹硬着头皮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随即在大家投来的目光中她看到了真诚的赞许。
“人一定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学习,中专生也能有出息!”栾虹清楚地记得这句话,一年职中生涯里,她的班主任反复强调着这个观点。
栾虹相信了这句话。她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时间练习点钞、包装、打领带……职中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实用又有趣,建立在兴趣上的努力自然可以持之以恒。
毕业前,栾虹的班主任告诉他们,工作了,就要爱岗敬业。走上了实习岗位后,栾虹在商场运动鞋专柜站柜台。五天半下来,腿肿了,有同学受不了这苦,翘班跑出去休息,栾虹依然硬撑着。此时班主任打电话来询问实习情况,栾虹向她诉苦。班主任就给她支招,“你师父怎么不累?肯定有绝招,去请教他!”
栾虹问了,师父一笑,“真没诀窍,只能说明你们站得太少。其实,要是你心里有这份工作,就站得住。”栾虹开始苦练站功,和同学去电影院,愣是站在后排看完整场。别的实习生上半天班,她则坚持站一天。这份用心打动了师父,将自己一身本领悉数传授给她。当栾虹的同学还在社会的起跑线上热身时,她已经跑出很远了。
实习结束后,栾虹打败了100多名拿着“条子”的应聘者,进入河北华联商厦广播室。为改变广播室简单的“寻人寻物”模式,打造特色,栾虹只身前往郑州,在引领潮流的亚细亚商场“蹲点”,学习先进的广播流程,生怕错过每一点内容的她,每天只吃两顿饭,从开店到打烊,不停地记录并思考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栾虹的广播室成为全国华联商厦的学习典范,她也凭着甜美的嗓音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频繁串场省内各大电台主持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几年后,栾虹辞掉得心应手的工作,进入北京华联工作。她怕自己又被分到广播室,特意隐瞒了特长和小成就,以一名普通实习生的身份来到北京学习,为筹建石家庄分店做准备。实习生的任务就是发放返券,这活儿累且枯燥。一段时日后,栾虹却带回去两大本笔记。哪些品牌卖得好,一天流水有多少,甚至对规避返券制度漏洞的思考。“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还要有学习意识!”栾虹教育同事。
在石家庄店的筹备过程中,栾虹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得到赏识,被任命为北京华联的第一位外埠经理,可谓连升三级。后来,一位民营企业家花3年时间力邀栾虹加盟自己的公司,任副总经理。
“一路走来,我更加坚信一个道理:学历并不代表一切,能力才是决定成才与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能力惟有从扎实、自觉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栾虹说,她感激职中给予她的一切,在那里,栾虹才终于“还了魂”。
“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陈志云
陈志云,名字里隐含着父母对其“壮志凌云”的期待。他身高超过1米8,又高又壮,曾经是学校里的标枪特长生。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大汉,爱好竟然是烹饪。
他的职业是厨师,却不是一般的厨师。他是江苏海门一家酒店的行政总厨,年方25岁,年薪30万元。在陈志云看来,自己的年薪并不是最值得称道的,他最得意的是自己能有幸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把爱好当作自己事业”的人之一。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喜欢做菜,特别喜欢做菜。”中考时,陈志云因为成绩不理想被迫上了职校,“我填的是烹饪专业,父母不同意,给我改成了建筑”。陈志云的父亲是一名木工,母亲在家务农。父母觉得,儿子块头大,适合做建筑。
就在开学前两天,陈志云与父母“彻底地”沟通了一下,然后跑到学校要求调专业。“还是要学厨师,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反复强调,选专业时一定要挑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没有对自己事业的热爱,那肯定不会有学习的钻劲儿,出来做相关的工作也没有热情,没有热情肯定做不好”。
陈志云学烹饪,从来不要老师逼,哪项技术掌握不好,他会主动用业余时间练习。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技能在班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作为厨师,陈志云的身上有着特定的“标记”,手上、脸上隐隐能看到一些小圆坑,那是烧菜时被热油烫伤留下的疤痕。他的左手食指还被菜刀切掉过半个指甲盖,手指看上去歪歪扭扭的。“这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是很正常的事,一般都是左手食指出事。会觉得苦、觉得难看的人,肯定做不了好厨师,说明他不喜欢干这个。”陈志云说。
在烹饪行业里,行政总厨主要负责厨房事务管理和菜品研究,不需要亲自上案台做菜。可是,陈总厨偏喜欢亲自做菜。因为喜欢,他始终割舍不下“案台情结”。
每做一样新菜,他都要拿给厨房里的同事品尝,提意见。通常情况下,大厨做菜是不会拿去给比自己级别低的厨师提意见的。“偶尔有大厨会给下面的人提意见,但老师傅必须得到认可,别人如果说他不好,他一定会把人家反驳回去”。
当上行政总厨后,陈志云花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来研究新菜品。从做厨房学徒工、每月拿300元开始一路走来,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竞争力。
“只要听到有人说哪家饭店的菜做得不错,我就一定要去尝一下。”去饭馆吃饭,不是尝一下就算了,陈志云还要想尽各种办法跑到人家厨房去看一下,“跟大厨聊聊天,顺便去学手艺。回来以后再创新”。
研究新菜品,陈志云说:“要么不出去,出去就一定要带点东西回来。”每次出去学手艺,他都要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回来后半个月内,他还要写一份学习心得。
“我喜欢做厨师,一点都不觉得累。”陈志云认为,“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是针对热爱自己行当的人说的,“有的厨师学徒,平时聊天从不谈论菜怎么做、学到什么新做法,只谈网络游戏;手指切伤了就要请一个多礼拜的假。不钻研业务,早晚要被淘汰”。
“勤奋让我获得了这一切”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石建增
从中专学校毕业的石建增并不是没有大学梦,他也曾遥想美好的大学生活。但这个梦想最终还是因为家庭困难而搁浅了。
“不过我并不后悔。”石建增笑称。在他看来,自己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在事业上他是成功的,一个中专生凭着自己的能力做到总经理的位置,这是很多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做到的。
1999年毕业于郑州水利学校工民建专业的石建增,现任河南世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众人眼里的成功人士有着一段辛酸的童年。在经历了父母离异、父亲失明的苦难后,学习成绩优异的石建增放弃了能够走进大学的机会,选择了能够尽快就业的中专就读。
或许是经历过苦难的他比别人更加懂得珍惜,或许是他不服输的性格让他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要做到最好,4年的中专生涯,他抓住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每一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是最优秀的。由于表现出色,毕业后石建增获得了留校资格,被安排到校办建筑公司工作。
工作后的石建增更加努力。有项目时,他每天都要和工人住在工地的工棚里,有时候还要通宵加班。
在一次工程例会上,项目经理问他:“你在学校不是学过预算吗?算算咱这个工程下来得消耗多少人工、材料、机械,公司能赚多少钱?”
没有实际接触过预算工作的他一下子就懵了:通过做预算,真的可以在工程开始或施工过程中准确知道这些吗?他意识到,上学时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差距太大了。
不服输的他决定:一定要考取预算员职业资格。于是他买来相关书籍,利用业余时间一点一点地啃,并向身边的工人师傅虚心请教。
“那时我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以前睡过觉。”石建增说。付出终有回报——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成了公司的预算员。
在公司里,石建增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中职毕业生而觉得比别人差,因为他总是会把工作做到最好。但一件工程结算的小事让他很不服气。作为公司的预算员,在一个专业问题上他与审计单位发生了分歧,对方当时竟然说:“我干了一辈子预算,5年前就是造价师了,你一个中专毕业生,别不自量力了!”
这让石建增想不通:“一个中专生怎么了?我也可以当造价师!”不服输的他在2004年报名参加了国家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两年的考试周期他在一年内就全部通过,获得了注册证书。此后两年,他又分别一次性通过了咨询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的考试。
“我以自己的努力再次印证了我们中专生的实力!”对于当年的“刺激”,石建增觉得也是一种激励,激励着自己不断进步。
因为突出的工作能力,2008年,他被河南世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板看中,当了公司的“合伙人”。凭着那股不服输的闯劲儿和自己在建筑工程上的技术实力,他把这个原本只在郑州发展的公司市场做到了河南的其他地市。
“很多时候,在郑州做热力工程时,同时做的其他单位总是会被我们取代,因为我们的质量总是最好的。”说起当年的辉煌,石建增很自豪。
凭着在建筑圈内积累的“名声”,如今的石建增已经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老板,还是河南省建设厅和郑州市建委的评标专家和华北水院水利职业学院的外聘教师。
“是勤奋让我获得了这一切。”石建增说。
“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努力”
——记优秀中职毕业生韩晶
2000年毕业于北京市护士学校的韩晶,现在已经身兼数职:传染病防治工作一线的普通护士、地坛医院团委书记、地坛医院门急诊党支部书记和红丝带之家秘书。
在当今“学历至上”的年代,中职学校这样的起点,不免让人感觉有些卑微,但“80后”的韩晶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护校一毕业,韩晶就来到地坛医院——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工作。此后,“非典”、“甲流”等便成了她工作中的关键词。
韩晶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时期,人心惶惶,气氛紧张。那年3月,22岁的她第一批就进入了非典病房。“医院给安排了个特区病人,很忙,没空回家,有事打电话。”韩晶在做医生的母亲那里撒了个谎,怕母亲、更怕心脏不好的父亲知道后担心。
刚到地坛医院不久,韩晶就申请做了红丝带之家的防治艾滋病志愿者,她是医院里最早的一批志愿者。2005年,她开始兼任红丝带之家秘书,全面负责志愿者中心和网络工作。2008年4月,她牵头申请了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会“艾滋病病人同伴教育员”项目,成功组建了北京地区第一支艾滋病病人同伴教育员队伍。
韩晶很忙,因为她还兼任医院团委书记。不过,她在院团委书记和红丝带之家秘书——青年工作和志愿者工作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她开始联系北京各高校的团委、学生会,策划“红丝带高校行”活动。
“红丝带高校行”由北京红丝带之家和几十所大中专院校合办,活动时间为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有艾滋病基本知识宣传、带艾滋病致孤儿童逛京城等活动。
如今,红丝带之家的志愿者队伍已由最初的几十人增至两万余人,韩晶的爱人也被她拉进了志愿者队伍。有人打趣地说:“韩晶,你忙活了半天,自己花钱花时间不说,还把家人都搭上了。”今年春节,两口子以比市场价高的价格,买下了一名艾滋病感染者推销的100斤猪肉。她说:“这种帮助方式,病人接受起来才没有心理负担。”
“虽然在护校打下的护理功底很扎实,但要高标准完成各项传染病防控任务,我觉得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韩晶对自己还“不满意”。
她开始忙着为自己充电。2005年,她取得了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大专学历;3年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拿到学士学位。现在,她正忙着在首都医科大学攻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
“作为一名护士,没有爱心和真功夫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经常有种责任感和危机感,时刻提醒自己永远努力。”韩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