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
2015年学校共青团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团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大中学生“中国梦”成长工程,以思想引领为首要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时代主题,紧扣全团大局,紧扣教育改革,狠抓基层组织和从严治团,狠抓品牌深化和难题破解,狠抓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虚功实做、难事长做,稳中求进、乘势而上,力争在增强思想引导工作实效、运用网络新媒体、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推进团的工作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团前列。
一、突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以巩固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学生群众基础和满足学生内在的精神成长需求为基本目标,以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进一步提升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继续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紧扣时代主题,广泛引导大中学生将青春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在高校,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重点实施“与信仰对话,飞Young中国梦”精品报告进校园活动。在中学,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确立人生奋斗目标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人生对话”主题报告会、分享会、主题团日以及以18岁成人礼为代表的成人主题教育活动。在中职学校,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培养职业精神为重点,以“彩虹人生”为主题和品牌,开展各地各校多层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毕业生系列分享活动。
2.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以之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各项工作。重点在高校着力推动讲话精神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和团学骨干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提升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动员全国高校学生理论学习类社团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主题学习研究活动,遴选全国“百佳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和“百优学生理论学习成果”,适时举办全国性学习交流展示活动。组织力量将讲话精神开发成感染力强的内容产品,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学习天天见”专栏,开展“学习百问促成长”等线上活动,建设网上“学习专区”等共享资源库。依托各级团校针对团学骨干开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门课程或专题培训。
3.全面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组织落实好团中央、教育部有关长效机制建设和专项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全团“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的有关安排。3月、9月在大、中学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活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国“两会”召开、国家宪法日等为契机,重点举办校园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抓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二?九”运动80周年等契机,广泛开展集中的主题团日、校园文化、红色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持续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活动。继续深化创新“光盘行动”。鼓励各校结合实际开展校史校训校风教育活动。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选树活动。推广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精品和优秀案例。
4.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宣传引导工作。按照全团部署,实施好“清朗网络?青年力量——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构建以网络文明志愿者为外围、网络宣传员为主体、网络文明促进会为核心的覆盖广、动员快、战斗力强的网络工作队伍,进一步优化全国、省级、校级三级管理和运营机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主动设置议题,设计开展互动新颖、传播面广的专项线上活动。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多渠道征集各类思想引导的内容产品。开展网络工作队伍专项培训,健全各级团学组织网络宣传工作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参与“阳光跟帖行动”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充分发挥网络生力军作用。
5.积极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中学校利用各种活动和媒介,广泛开展课外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常识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发挥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科优势,支持国学类学生社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讨和展示活动。推进“中华魂”全国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编辑出版优秀案例集。举办全国大中学生国学盛典、国学系列讲堂、国学经典千人诵读会。开展大、中学生书法大赛等活动。鼓励各地各学校结合本地历史人文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活动。
6.着力加强思想引领的基础性工作。以加强和改进全团调查研究工作为契机,在大、中学校建立稳定的春季、秋季新学期开学后学生思想动态和其他专题学生状况调查制度,完善全国、省级、校级信息直报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组织力量研究不同年级阶段、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规律、主要特点和影响路径,总结确定分层、分类引导的目标、内容、载体和方法,启动编写一体化分层思想引领工作大纲。实施“青春面对面”活动,动员团学干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思想和成长,针对不同类别学生普遍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发Q&A式内容产品进行推广。总结思想引领类创新试点优秀案例和成功经验,鼓励各地各学校加强思想引领工作研究,搭建形式多样的思想沙龙、分享平台。从内容产品开发、工作队伍建设、媒体阵地联动、传播资源共享、评价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构建各级团学组织思想引领的协同工作机制。
7.扎实做好有关专项工作。继续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办好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八期学员暑期实践锻炼和第九期学员的理论学习周等活动,继续选派高校团干部(青年教师)到县域挂职锻炼,实施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示范点建设,争取联合有关部委出台在高校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推进培养基地建设,拓展和完善导师制建设,建设学习管理网络平台,进一步优化全国、省级、校级三级一体化培养格局。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全面推进新疆、西藏中学生与内地中学生结对子和西藏中职学校团委与内地部分示范性中职学校团委结对子工作,办好“青少年民族团结交流万人计划”的大学生、中学生、中职生项目,开展内地少数民族中学生状况调查,继续选派高校团干部援疆工作。做好舆情信息报送及维护校园稳定工作。
二、突出成才成长促进,加强素质拓展
抓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契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社会化技能。
8.深化创新创业创优工作。办好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竞赛,筹备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继续做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系列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省级评选表彰,逐渐形成国家、省两级联动的评选机制;实施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学生科技创新示范竞赛等项目。出台实施全国层面加强创业指导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体系。推动成立各级大学生创业协会。继续在高校推进KAB创业教育,启动KAB创业教育在中职学校推广工作。实施百万青年创业就业计划。开展中职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推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成果转化及2016年第二届全国大赛筹备工作。
9.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坚持将“三走”活动抓广、抓响、抓实、抓长。贯彻好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加大文件落实力度,着力长效机制建设。充分依靠基层团学组织以及宿舍、体育社团等“微组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形成“班班有体育活动、人人有体育项目”的生动局面。配合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和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等的举办,开展专项主题体育活动。拓展“三走”活动的领域和空间,开展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育活动,因地制宜举办民族特色或地方文化特色主题体育活动,开展趣味性体育竞赛活动。开展各级“大学生百炼之星”寻访和“全国优秀体育公益社团”创建活动。
10.丰富拓展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继续集中开展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大学生中央国家机关(“紫光阁”)实习计划、“新疆学子百村行”等品牌化专项社会实践。结合宣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一带一路”倡议等,拓展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大力深化校园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继续深化“知行计划”,优化社会实践资源整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遴选,通报年度先进单位和重点团队,宣传优秀案例和个人。发布大学生、中职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研究制定加强中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意见。
11.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大、中(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造氛围、提供服务。继续开展第十一届两岸大学校园歌手邀请赛、青年好声音——全国大学生音乐大赛、G客G拍青春影像微电影大赛、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商业大赛、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活动。依托全国大学生文学社团联盟,开展品牌文学活动。举办全国首届大学生滑雪挑战赛,支持申办2022年冬奥会。规范社团管理,提高社团活力,举办全国优秀学生社团遴选和区域性社团文化节活动。
三、突出为学生服务的职能,加强权益维护
坚持服务学生的工作生命线,以构建组织化维权渠道、做好学生和学校的桥梁纽带为重点,切实履行代表广大青年学生普遍性的利益诉求、做学生权益代言人维护者的职责,真正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联系服务。
12.帮扶重点困难学生群体。以新东方自强奖学金项目为示范,鼓励各地各校多方筹集资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动员基层团学组织开展“1+1”结对活动,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通过举办“5?25”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广泛开展心理咨询、学习减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谈心活动。关注新生群体,帮助他们在刚入校阶段做好学习规划、熟悉校园生活。拓展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持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在春节、元旦等节庆日集中开展留校学生慰问活动。
13.主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针对青年学生在实习见习、顶岗实习、学生群体性事件中利益诉求不畅通、合法权益受侵害、权益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对策建议。积极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年面对面”活动,推动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维护的政策出台和立法工作。针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学生合法权益受侵害事件,协助党政部门和学校做好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相关工作,以适当的方式发声支持、参与维护。
14.积极有序参与学校治理。以大学章程制定和中学、中职学校制度化建设等为契机,主动争取团学组织在校园治理中更合理的法定地位、法定职责,增强民主参与学校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基层团组织、学生会组织的群众组织优势,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权益利益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待日”、“开放日”、“对话活动”等,建立组织化、定期化向学校有关部门反馈的制度。广泛开展大、中学校团委“办实事”活动,提倡每个学校团委每年至少推进解决1件本校学生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
15.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联系和服务。开展工作示范点建设。推广成立青年教工团组织等,探索成立分学科、分专业领域等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交流联谊性组织。探索吸纳青年教师参与指导团学工作,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读书交流会、专业讲座等活动。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评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教师分享会”等活动,选树宣传优秀青年教师典型。关注困难青年教师群体,努力表达和维护青年教师的正当权益诉求。
四、突出基础基本,加强组织建设和创新
以加强基础团务管理、提升基层组织活力为重点,按照“团建全覆盖,工作到支部”的原则和“形象立起来,支部活起来、服务实起来、品牌亮起来”的思路,扎实推进服务型活力型基层团组织建设,切实提升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6.实施中学中职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按照《团章》要求和团中央关于团员发展的文件精神,把好团员发展入口关,坚持标准、规范程序、控制数量,强化团前教育和入团仪式教育,切实保证团员发展质量。严格执行年龄在14周岁以上方可申请入团的规定,2015年底将初中、高中阶段毕业班团青比分别控制在45%、85%以下。探索规范中学、中职基层团支部的职能建设,制定并推广中学中职共青团组织建设细则、中职学校团支部工作实务操作手册。规范并坚持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的基本制度,探索以“思想分享沙龙”方式创新基层团组织生活,强化团员意识教育。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档案管理,探索电子团员证制度,理清团组织关系转接流程。落实好学生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工作。支持鼓励基层团支部创新支部组织构成,探索中学中职学校班主任担任团支部辅导员的路径。编发中职基层团组织优秀工作案例。推广高校对口中学团建促进行动。加大中学中职优秀团委、团支部和团干部、团员的选树工作。
17.实施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研究明确高校团支部主要职能,制定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指导细则,逐步规范基层团支部的工作内容和活动开展的流程与基本形式。修订、推广《高校团支部活力宝典》。进一步扩大基层团组织民主,加强基层民主的程序设计与制度建设,推动民主评议结果在团支部及班级的公共事务中形成决策效应。重视理顺团支部、班委会的工作关系。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工作指导,开展活动时必须以适当方式体现和运用团旗、团徽、团歌,突出团的标识和组织存在。逐步建立完善团学品牌活动的logo、主题歌、宣传片等品牌形象设计,通过广泛使用增强品牌活动的学生感知度和社会影响力。倡导开展“星级活力团支部”创建活动。
18.推进大中学校组织建设创新转型。着眼于适应学生新的联系、交流和聚集方式,继续探索“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建团,重点依托微信、App应用等各种新媒体载体工作实现团建网络化转型,推进社团建团、活动建团模式的完善。充实高校院系级团组织建设,建立专职老师担任书记、学生骨干担任其他职务的基本模式,使之切实发挥承上启下的工作枢纽作用。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工作组织格局,突出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作用,形成以团组织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主体组织、发挥学生社团积极作用的工作格局。加强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继续抓好中职共青团联席会议、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共青团联盟的建设,推动政法财金、医学等类别高校共青团成立工作联盟或协同组织。
19.从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团的有关要求,在大、中学校深入开展“团干部如何健康成长”大讨论和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切实转变团干部工作作风,遵守党和团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争取联合教育部出台加强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相关意见,开展中学、中职有关文件的落实情况督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的组织设置、力量配备和工作保障。继续落实学校团干部五年培训工作方案,完善全国、省级、地市级、校级培训格局,努力实现培训全覆盖。开展团学工作优秀研究成果评选。探索建设以讲团课为主要方式的展示平台,努力提升学校团干部的素质能力,推广开展中学中职团委书记岗位技能大赛。
五、其他重点工作
20.巩固深化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召开学校共青团2014年重点工作创新试点总结会。通过媒体宣传、编选案例集等方式推广试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遴选部分具有可移植可推广价值的重点项目进行持续深化实施和理论提升,固化和运用创新试点成果。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带团建机制,建立健全各地团教协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新媒体应用,完善全国、省级、校级、团支部四级微博、微信、学校共青团网站集群、MYouth等校园App应用为主的学校共青团多重覆盖的阵地建设;应用新媒体改造、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方式、各级团学组织工作联动机制和团学品牌工作活动载体。重点在高校和中学按照“借鉴第一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团学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思路,积极打造团学素质拓展工作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进一步完善各级团学组织间的信息互通互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优秀团学组织和工作表彰奖励机制。
21.筹备、开好全国学联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以大会召开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各级学生会研究生会组织建设,激发各级学联及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全国学联专委会工作的发展。加强各级学生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全国学联与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和港澳台学生组织的联系交流。编辑出版高校学生会工作指导用书。联合教育部出台有关意见和政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团中央学校部将对本年度各地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考核与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