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培训派遣工作会交流材料(四)
中山大学开展“研究生支教团”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自2010年4月28日,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为首批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的八个集体之一,是广东省对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的奉献和付出的最大肯定与鼓励,是继2009年7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给支教团回信勉励的又一殊荣。
自1999年起,中山大学积极参加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奔赴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广西、西藏和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
一、提前准备、严格招募、公开选拔,努力实现支教团招募选拔工作的规范化
中山大学开展支教工作时间早,有着良好的支教志愿服务氛围。每年9月,学校各级团组织都会邀请返校入学的支教队员在各个校区的不同学院开展支教事迹报告会,介绍支教团的工作和生活,宣传支教志愿服务精神,为新一期支教团招募做了良好的舆论预热。每年10月,中山大学团委联合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专门下发了招募选拔的相关文件,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所获奖励、外语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的选拔条件上作出严格的规定。招募过程按照自愿报名、院系初审、学校项目办公室审查考核、研究生专业面试、身体健康检查的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选拔,面向全校公示后,上报教育部、团中央批准。
二、增强理念、磨练技能、提高素质,努力实现支教团培训工作的制度化
中山大学团委坚持对每一届支教团队员开展上岗培训。培训以切实提高支教队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尤其注重增强支教队员的志愿服务理念,端正行动动机,同时兼顾知识和有关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经多年探索,中山大学已基本实现支教团培训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支教团培训时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7月底,采取分项目培训的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校史知识学习、团队意识培训、支教政策法规学习、历届队员座谈、服务地情况专题、教育心理学管理学培训、课堂教学实习、医疗救护与压力释放培训、农村教学体验、专题志愿服务培训等十个方面。支教队员们根据实际培训情况,在每项培训活动结束后要递交书面总结材料,反馈自己培训的得失,由学校团委进行考核。
三、精心安排、强化管理、密切联系,努力实现支教团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支教队员出发前,学校团委积极行动,负责解决好学生在服务期间的学籍保留、人事档案的安置、宿舍安排、物品存放、生活费、交通费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解决支教队员的后顾之忧。每年七月,学校举行支教团出征仪式,校领导为队员们授旗,以资鼓励。对于“支教队员远离母校,项目督导的管理难以有效延伸”这一工作的难点,中山大学摸索出“四个一”的管理模式。具体的措施是:在出发时,派出一名专职团干全程护送到服务地,既体现学校对支教队员们的高度负责,又能让高校项目管理人员与服务地项目办有效对接,实实在在了解服务地的各种情况,帮助协调和解决支教团志愿者在服务地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到达服务地后,支教队长要每周作一次电话汇报,支教团要每月提交一篇工作简报,使得校团委能有效地掌握支教团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具体情况。每年六月,中山大学团委组织慰问考察团赴服务地慰问支教队员。慰问团由各有关学院和部处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在慰问期间,支教团在服务地举行“一帮一”爱心助学捐赠仪式等活动,扩大共青团的支教事业在服务地的影响力。
四、整合资源、爱心助学、树立品牌,努力促进服务地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历届支教团同学充分整合学校以及社会各方资源,设立了“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奖学金”和“托起西部的希望一帮一助学金”。据统计,支教团开展的“一帮一”等活动为服务地捐资捐物,累计逾140万元人民币,接受中山大学支教团资助、奖励的西部贫困学生超过5300人次,一大批西部贫困学生在各结对子班团组织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走向了社会,改变了人生。此外,历届支教队员们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支教地学校捐建了多媒体课室、发电机房、艺术教育基地、图书室等一批援助项目。在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历届支教队员们还积极参加当地社会事务活动,为民族团结和地区融合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如第一届队员梅方权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开展《跨文化交流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专题讲座,为当地政府撰写了《民和县民族关系调查报告》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第六届支教队员们开设了“赴粤务工瑶族青年粤语培训班”;08年拉萨314事件后,第九届研究生支教队员们组织了林芝一中“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签名宣誓活动暨“西藏今昔对比 3.14事件真相”图文展,为维护西藏林芝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和谐局面贡献青春力量。
复旦大学:奉献共成长,助人更育人
复旦大学作为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的16所高校之一,每年都向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和革命老区贵州省息烽县派出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迄今已坚持十一个年头。从第一届的5位同学快速发展到第十一届的16位同学,十一年间共有126名127人次志愿者在大山深处的乡村中学支教。在十一年的支教队工作过程中,复旦大学始终坚持“助人”更要“育人”的基本理念,在指导支教队员做好支教扶贫工作的同时,促使“支教”这项事业本身成为每一名支教队员砥砺自我、成长才干的大平台,做到“服务结束支教队员的培养不结束,人员换届支教的队伍不解散”,实现支教队员培养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一、依托品牌凝聚人心,立足团队铸就精品
经过十一年的志愿品牌建设,在复旦,研究生支教团已是知名度最高的志愿者品牌之一。得益于“研究生支教团”这块“金字招牌”带来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支教队员们在回到学校后仍会存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对支教队这个集体乃至团组织有着一种很强的向心力。正因为“支教队”这样一个团队的保存,才使得原本散入校园的支教队员能够像萤火虫一样把身上光环凝聚起来,通过研究生支教团事迹宣讲团、志愿服务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促进研支团的品牌建设,将支教这项事业作为复旦理想主义的承载在校园里传承与发扬。
二、提供岗位展示风采,依托工作促进成长
每年春末夏初,复旦大学都会组织人员前往服务地慰问支教队员。慰问期间,通过与队员交流,仔细排摸每一位队员返校后的想法,同时结合队员在服务期间的工作表现,为支教队员提供各种成长建议和发展平台。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岗位推荐、跟踪培养等方式,越来越多的支教队员在返校后积极参与到了各个层面的团学工作中间。十一年来,在复旦大学的支教队员中间,已经成长起来一大批优秀团学骨干。经过学校团学工作锻炼和支教考验的支教队员,在个人发展和就业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以今年硕士毕业的第八届支教团为例,13位队员中有4位进了央企、3位进了500强外企、4位考上公务员、1位进入媒体、1位出国继续深造。
三、做好队员联系工作,通过常规交流和重要节点活动促进支教队员间的交流
一方面,在支教队伍的培养管理过程中积极营造各种常规交流平台,如支教队的公共博客——“第七教学楼”;各届队员邮寄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刊物《希望》;求新成立的每一届支教队都制作一期纪念DV等。每年都会对老队员信息进行更新,加强联系,巩固情谊。另一方面,注重重大节点的活动设置,请老队员“常回家看看”。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十周年之际,邀请到大部分老队员回到学校,新老队员在一起回味往昔,畅谈理想,筹划未来,唱响支教事业的高歌。
四、充分依托“队友”资源,发动引导老队员继续关注西部发展、关注支教队工作
很多老队员现在都已经事业小成,他们中不少已经成为自己所在行业和部门的精英骨干。通过引导老队员继续关注西部、关注支教,可以更好的开拓工作。比如有些在服务地开展的扶贫帮困项目就是通过这些老队员联系到的,迄今为止,这一部分的金额已经超过五十万元;另一方面,由于支教队员对当地情况的了解相对较多,他们所联系的很多项目都非常贴合当地学生和当地学校的实际,在服务地人民群众中间的口碑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