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广东省委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是广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团广东省委扎实开展“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在创新组织载体、优化活动载体、健全机制载体、强化干部载体,探索团建实现路径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目前,累计新建“两新”团组织4343家。
一、创新组织载体,探索有效覆盖团员青年的团建模式
1.党群一体化统筹建团。依托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推动团建,借助党建在非公企业发展的新成果和工会由法律赋予的权责,带动非公企业团建。深圳市龙岗区团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统筹开展“两新”团建工作,实现全区规模以上“两新”企业团建全覆盖,其中单独建团1460家,近年来组建比例从之前的13%提高到98%,37000多名团员身份得到确认。
2.培育青年组织渗透建团。一是依托志愿服务组织建团。尊重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对党团组织的认识水平,寻找为其所接受的组织覆盖路径,着力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服务队、义工小组等志愿组织,在获得企业主、管理层和青年对青年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理解和认同之后,再在这些志愿者组织中建立团组织。二是扩大青联、青商会等团属青年社团对非公有制企业青年的覆盖。加快青联、青商会、青企协等组织向地方、向基层特别是向非公经济活跃地区的发展,推动会员企业建团。
3.依托各类社会组织集约建团。一是推动成立各级社会组织团工委统筹团建工作。2009年11月,成立了广东省社会组织团工委,指导全省行业协会及无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推动中山、东莞等地成立市级社会组织团工委,向全省500多个主要行业协会发出团建倡议书和团建工作指引。二是依托各类专业性行业协会建团。团佛山市委推动陶瓷、家电、家具、五金、装备、信息、电子、纺织等八大行业协会规模化建团,对会员企业建团产生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其中仅顺德勒流五金行业协会的91家会员企业中,今年就新建团组织30家,意向建团企业40家。
4.借助行政服务推动建团。一是直接借力行政职能部门。惠州市惠城区团委联合城建、经贸、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推动建立了126个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实现了已建党并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百分之百建团的目标。二是借力有关协会促进团建。中山市小榄镇、板芙镇团委以及东区团工委依托工商部门属下的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者协会团组织推动非公团建工作,共建立64家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和6个行业团支部。三是依托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助力建团。中山市东升镇在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成立团总支,并推动成立了流动团员团支部,支部的40多名团员分别来自30家未建团的非公有制企业,镇团委把40名团员作为企业团干人选加强培训,通过他们已成功带动其所在的25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团组织。
5.区域联动整合建团。一是工业园区建团。通过整合园区内企业团组织的组织、人才和资源优势,实现团的工作和活动的有效覆盖,加快园区企业建团工作。珠海南屏镇团委依托工业园区的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团总支,通过中心团总支的干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团建工作,已推动50多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二是依托工作基础较强的村(社区)团组织推动建团。肇庆四会市大沙镇南江村实施村企共青团共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三是区域性联合建团。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佛山市南海区等地积极探索打破行政区域,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当地青年的活动习惯为依据构建跨区域的联建网格,在联动、互促、活跃基层团组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楼宇建团。惠州、东莞依托物业公司、商业写字楼等推动成立330多家楼宇、物业公司团委,找回流动团员10000多人。
6.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建团。一是产业链辐射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整条产业链上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建团。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在总公司建立团组织,发挥其在管理指导、资源调配、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影响力,逐步在上游的粮食贸易、农牧设备、养殖业,下游的食品加工、有机肥料等分公司、关联企业建立了16家团组织。二是行业领头企业带动模式。充分发挥领头企业在行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团建,如惠州盈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海龙数码实业有限公司,利用资源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分别辐射带动了行业中的3家和5家企业建立了团组织。三是利益关联企业推动模式。充分利用企业间因利益关联而产生的相互影响力,由具主导性的一方推动团建工作,如广州正佳广场、惠州世贸中心、珠海光大国际贸易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团组织通过强化服务、优化管理,引导租用物业的企业建立团组织。
二、围绕企业发展和青年成长,优化活动载体
1.立足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找活动载体。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的工程项目部团支部紧紧围绕“安全高效 为企业立功”宗旨,深入开展“青年安全文明工程”等三大工程,推行“青年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岗”、“团员身边无事故”、青年“导师带徒”、“我为重点工程建设作贡献”等工作和活动,对推进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2.以情感为纽带,设计活动载体。一是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江门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团委开展“新春探访优秀职工家庭”活动,每年遴选约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一线员工代表,推动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公司高层走访其家庭,搭建公司与青年员工家庭的沟通桥梁。二是开展扶助济困活动。东莞康佳集团团委推动设立“企业爱心基金”,发动企业主和团员青年捐款助困,增强了企业团组织的动员力和企业的凝聚力。三是组建兴趣社团,搭建娱乐交流平台。有活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都非常善于借助这一工作载体,如珠海天威飞马公司团委组建了羽毛球、郊游、舞蹈、英语等九大协会,覆盖了企业80 %的员工。
3.以提升青年员工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创设工作活动载体。一是帮助青年提升职业技能。团省委联合省直八家单位联合实施“鲲鹏展翅”——广东促进务工青年素质提升计划,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青工技能培训、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大赛等活动。二是帮助青年提升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发展后劲。东莞康佳集团团委积极推动引入高校进入企业开设大专班,推荐了210名团员青年参加学习,已有70人获得了大专文凭。三是通过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帮助青年融入当地、提升素质。东莞推动在325个已建团的“两新”组织成立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员工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思想境界,获得被服务地区群众的好评,增强了他们对工作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丰富干部载体
1.注重在普遍青年中发现人才,培养骨干。中山以镇街团委集中换届为契机,广泛吸纳非公企业的青年能人作为团委专、兼职团干部,并认真总结镇街团委组织格局创新的成功经验,在全市镇街全面开展团委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2.组建专门队伍,助推“两新”组织团建。一是组建团建指导员深入企业指导团建工作。团省委组织由省直单位和省属企业团干、大学生团学干部等组成的非公团建志愿服务队,分赴东莞、中山、佛山等团建重点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团建指导服务。二是发挥大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中山、东莞、佛山、珠海等地市依托大学生联谊会组织暑假返乡大学生集中推进非公团建工作,其中中山计划在今年暑期选派1000名返乡大学生进驻1000家非公企业,推进建团和团建工作。三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和义工服务队参与非公团建工作。团南海区委、狮山镇团委和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南商业片区联合团委等通过从高校、国企等多种途径选拔团干组建“非公企业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企业和园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企业团建打基础。
3.加强团干队伍的建设。一是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团干创造挂职锻炼机会。深圳市宝安区团委在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开展街道专职团干与企业团干双向交流挂职相结合,有效地推动街道社区和企业团干加强锻炼,提升工作能力,也大大推动了街道社区和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二是大力加强团干培训交流,增强企业团干能力。去年以来,省市两级团委举办的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培训班超过60期,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团干超过1万人次。三是选拔举荐优秀团干部。湛江华丽金音影碟有限公司团支部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团支部工作考核制度,团干部的团务工作绩效和提拔重用挂钩,有效激发了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参与团工作和活动的热情。
四、立足可持续发展,完善制度机制
1.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加强政策保障。以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我省“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为基础,全省各地先后出台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为两新组织团建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整合团内资源,形成上下同心、支持基层的良好导向。团省委专门拨出100多万元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团建任务重的县(市、区)和东莞市、中山市的镇街。在面向全省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在基层”团日竞赛平台,为非公有制企业专设竞赛组别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按每项1000元奖励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开展活动。
2.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团省委制定下发《共青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试行)》,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列为重点考核内容,今年第二季度起团省委书记班子分片区挂钩督导“两新”组织团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