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农村共青团工作交流专刊(十)
深化认识把握方向 推动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走向深入 共青团广东省委
2012年,团广东省委按照"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把握方向、顺应形势破解难题"的思路,大力开展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全省共组织6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与生态环保活动,整合资金375万元,建造"青年示范林"31片,植树4万多亩。
一、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团省委清醒的认识到要开展好"保护母亲河行动",关键在于让生态理念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扎根固化。
1. 树立保生态就是求生存的观念。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态与生存"大型图片巡回展,通过收集生态破坏图片和在教育网站开设"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专栏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团员认清生态环保与美好生活的关系,自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2. 树立保生态就是保发展的观念。在全省各高校中开展生态发展教育,发动5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发放生态发展宣传册。举办粤桂港澳青年社团珠江环保论坛,邀请环保专家、青少年环保社团骨干和青年网民共300多人参加,为广东生态环保事业献计献策,在全社会营造生态发展的良好氛围。
3. 树立保生态就是促和谐的观念。围绕省委把生态环保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重要抓手的要求,通过开展"人与自然"、"美丽家园生活"等主题讨论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关注绿色文明、投身生态事业、倡导环保和谐。
二、认真理清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团省委深刻领会团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环保工作的要求,坚持把打造地方品牌和创新活动载体作为提升工作成效的突破口。
1. 打造活动品牌。注重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品牌,提高活动影响力。一是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南方民间智库,策划开展"一树一心愿,一绿一心田"--2012年保护母亲河网络植树节暨心愿征集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南方报业集团全国"两会"全媒体新闻中心亲自启动,并向全省青少年发表寄语:"齐种南粤幸福林,共护珠江母亲河,给力生态环保,HOLD住绿色广东!"。二是联合省国土资源厅继续深化"珍爱国土·青年担当"广东青年国土资源保护行动。组织10所高校的25支大学生国土资源志愿者宣讲队深入广大农村,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教活动182次、文艺汇演15场,捐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书籍6000余册,引导农村青年和群众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2. 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借助网络媒体资源,提升组织动员能力。一是开通"保护母亲河"专题网站,并在奥一网和团省委官方网站设置链接,得到网民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二是借助拥有150多万粉丝的广东团省委和奥一网官方微博力量,发布"活动召集令",向广大粉丝宣传推荐活动,吸引了40多个环保组织参加走读珠江生态环保活动和"绿化修身·共建团缘"青年修身幸福林活动。全省各地市团委也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如东莞市各镇街团委以保护母亲河名义开通了微博7个、微博圈3个,联系了138个社团,覆盖青少年73723人。
3. 延伸活动触角。注重通过拓展活动范围,扩大活动影响力。一是广泛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生态环保领域产学研单位、媒体和投融资机构,发动12家NGO组织和100多家青少年环保社团组建绿色珠江发展联盟,共同搭建"绿色珠江"青年环保组织合作平台。二是与团广西区委联手,联合两省区林业、环保、教育部门及青少年环保社团,共同开展了"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粤桂港澳青少年走读珠江生态环保体验活动,加强了四地青少年生态环保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社会效应。
三、努力破解瓶颈难题
难题就是亮点。团省委转变思维方式,把解决新形势下活动力量单一、资金资源不足、参与主体不多等问题作为提升活动成效的关键。
1. 整合社会资源。一是加强与地方环保、林业、农业、卫生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政策支持。二是开展青少年环保社团骨干培养"绿巢计划",为"绿色珠江"可持续发展储备绿色发展人才,全年共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200人次社团骨干。三是整合社会志愿者力量,先后发动1万余名社会志愿者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2. 拓展筹资渠道。创新手段筹措资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筹措资金80万元、树苗100万株,用于支持基层开展植树活动;发动企业捐款资金50万元设立保护母亲河基金,为植绿护绿等生态环保活动常态化开展提供资金支持。
3. 降低参与门槛。通过设计简单易行的参与方式,扩大参与人员数量,增强活动效果。在"一树一心愿,一绿一心田"活动中,发起网络植树活动,网友每在线植树一次并留言一条或转发一条官方微博,热心企业和单位就捐助一元钱或一株树苗,提升了公众对植树活动的参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