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  www.gqt.org.cn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学校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5 期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编
2006年02月23日
 

2006年共青团学校工作要点

  2006年共青团学校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团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中学生成长成人为目标,以贯彻中央[2004]8号、16号文件为主线,以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统揽,以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提高大中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大中学校共青团自身建设为基础,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努力实现共青团学校工作的新发展。

  一、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大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抓住“十一五”开局之年的有利契机,按照全团“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生动有效的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抓实践、抓骨干、抓活动、抓社团、抓网络,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开放历程教育、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广泛开展主题团日、专题宣讲、形势报告、演讲辩论、座谈研讨、参观考察等活动,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重点组织好“新世纪新成就千场报告会”,在全国“两会”结束后,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精英、杰出青年等为大学生举办报告会,回顾“十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一五”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进一步激发和引导大学生成才报国的热情。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切实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定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切实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要内容,通过主题团日、图片展览、参观考察、知识竞赛等方式,引导中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以14岁“迈入青春门”教育、16岁“公民意识”教育、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磨砺训练为主要形式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于“五四”前后在全国100个中心城市同时启动14岁“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系列活动;于“十一”前后集中举办18岁成人宣誓仪式。

  进一步加强典型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和首届大学生正泰品学奖以及第二届全国十佳中学生、第三届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

  二、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要求,建立和完善大中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的品牌效应和激励作用,广泛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逐步完善大中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开展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完善评审办法,增强代表性和科学性。加大对获奖学生及其事迹的宣传力度。初步建立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库,关注和跟踪青少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的交流。举办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坛,邀请有关专家和学生代表就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研讨,引导广大青少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举办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培训班,加强对创业团队和教师的培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扩大参赛面、完善评审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加强对获奖团队和项目的宣传推介,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投身创业实践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认真筹备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举办“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在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下,举办“未来杯”全国中学生创意设计竞赛,激发和培养广大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首届竞赛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引导中学生发挥观察力和想象力,以一定的科学原理为依据,运用电脑网络工具,通过文字报告、平面设计、Flash制作等方式,重点围绕如何节约资源、增进环保等方面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创意设计或奇思妙想。

  全面活跃大中学校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举办学术前沿展望、科技文化周、小发明竞赛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普及性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的作用,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活跃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对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的扶持力度,促进它们更好地与高新科技企业合作。

  三、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深化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按照“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学生、服务社会的功能。

  深化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动员组织大学生发挥智力优势,深入广大农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重点实施“千校万村服务计划”,确定全国1000所高校重点联系10000个左右的村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帮扶社区弱势群体为主要内容,深化大学生“四进社区”活动,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常态化。

  深化中学生“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力所能及、保障安全的原则,组织广大中学生利用暑期开展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参加一次社区志愿服务、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产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组织一批重点示范团队,通过夏令营、实践团、红色旅游等方式,到农村、高新企业、革命圣地、重点建设工地等参观考察,引导中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和成才动力。

  四、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以加强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在大中学校广泛开展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围绕文化娱乐、公益服务、体育竞技等主题,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中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举办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和首届“全国中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着力打造校园歌手大赛等一批精品活动。

  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加强学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的要求,通过评选第三届优秀大学生社团、开展优秀社团活动展示等方式,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五、牢固树立竭诚服务学生的理念,积极帮助大中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坚持把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关注大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团学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举办基层创业事迹报告团,通过组织优秀大学毕业生巡讲在基层成功创业的事迹,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的广阔天地建功立业。在2006级新生中推广普及《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从统一基本标准、建立灵活机制、完善网络管理、强化社会认同等方面入手,使证书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深化“大学生就业见习行动”,扩大“大学生就业见习网”的影响力,为学生参加就业见习提供更多岗位,帮助大学生丰富职业阅历,提高就业能力。认真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募及相关工作。

  关心和服务经济困难学生。发挥共青团和学联、学生会组织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扶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资源,加大直接资助、奖励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勤工助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信息服务。按照团内与团外相结合、团体资助与个人资助相结合、物质扶助和其它扶助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结对扶助工作。树立和宣传自立自强的优秀学生典型,激励广大学生克服困难,奋发成才。

  深入实施大中学生“心理阳光工程”。认真组织“5·25”第三届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积极扶持心理类学生社团的发展。举办讲座、报告、论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编写发放“新生心理健康手册”,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加强学校共青团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办好“第六期全国大中学校团组织心理咨询工作培训班”。充分发挥“中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的作用,为大中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六、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团学组织自身建设

  围绕提高团学组织的凝聚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的形势和要求,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队伍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保持团学组织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点巩固和活跃班级团支部,并结合学生分布状况的变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组织专项督察,推动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加大对职业学校、民办学校团建工作的指导力度。认真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团校建设的意见》,以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建设为重点,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

  加强学联、学生会建设。贯彻落实全国学联二十四大提出的要求,大力加强学联、学生会建设。规范和完善学联主席团成员备案制度。召开全国学联二十四届主席团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联全委会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学联秘书处与各高校学生会定期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学联组织的工作指导。积极拓展学联对外友好交往,扩大与港澳台青年学生和学生组织的交流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交流机制。

  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学校团干部的培养,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有关机构合作,分批、分层次轮训大中学校团干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举办学联骨干训练营,组织学联主席团成员赴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参加社会实践和拓展训练。建立健全与高校和中学团委书记定期联系制度。
  
  加强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共青团、学联网站建设,积极构建各级团学组织的信息化工作体系,打造网上展示平台、工作平台、交流平台、资源平台和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链接:
[学校工作简报 第17期]“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团成员感人事迹
[学校工作简报 第16期]“我的青春故事”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报告团的总结报告
[学校工作简报 第14期]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学校工作简报 第15期]团浙江省委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学校工作简报 第13期]各地团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五四”系列活动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gqt@gqt.org.cn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