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民族团结交流万人计划”—— 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行
今年暑期,团中央先后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活动、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实践锻炼活动、各民族中学生暑期同心营(福建分营)、各民族中学生暑期同心营(陕西分营)等系列活动,共有1400名各民族青少年深入北京、河北、湖北、福建、陕西等地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圣地、承载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沃土,在观察体验、实践锻炼中携手共书友情、共同成长。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活动
活动以“认知中华民族,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于7月20日至7月30日间在湖北举办,共有来自34个民族的500名学生参加。
活动以“感受大武汉,走进武陵山,挺进大别山,跃进大荆州”为主要框架,精心设计了国情考察调研、追寻红色足迹、开展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
一是开展国情考察,进行专题调研。活动事先确定了“青年视点——社会调研专项实践活动”、“绿色同行——环保专项实践活动”、“中部崛起——探寻湖北作为中部战略支点专项实践活动”、“融入基层——‘三下乡’专题调研”、“心手相牵——志愿专题调研”、“青春梦想——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题调研”、“红色记忆——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调研”、“时代前沿——移动信息技术专题调研”等八个调研课题,各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菜单选择,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成果回来。这种问题导向型的调研模式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活动期间完成了《武汉市江岸区儿童托管机构现状分析》、《关于辛亥革命红色旅游景点保护程度的调查报告》等多篇调研报告。
二是追寻红色足迹,学习革命精神。活动期间,学员们的脚步遍布了“第一将军县”黄冈市红安县、红色圣地麻城以及武汉市内各记录中国革命光荣历史的重要地点,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岁月峥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学生们深入当地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展示了当代优秀大学生的素养和风采。中南民族大学“火之舞”宜昌分队来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宝箭山小学,开展内容丰富、生动的义务支教,让100多位土家族的小学生看到了别样的山外世界。
四是开展“微访谈”和“微辩论”,碰撞思想火花。实践活动的见闻激发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活动期间组织了多场“微访谈”和“微辩论”,让学生在充分的思想交流碰撞中升华认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中南民族大学著名女书专家李庆福教授、广西民族大学瑶族学生林偲等先后走进腾讯?大楚网直播室,通过微博与博友分享感悟与体会。活动的主题微博上每天都会展开一场“微辩论”,各民族同学就区域协调发展更重内生发展能力还是政府政策干预、现代化是否会威胁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话题进行热烈讨论,从而得出理性客观的社会观察结论。
此外,“中华民族园”、“红色漂流瓶”、“民族团结大拼盘”等内涵深刻、形式生动的特色活动,受到了各民族学生的欢迎。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实践锻炼活动
活动以“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主题,于7月25日至8月3日在北京、河北两地举行。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四期学员以及200名来自内蒙古、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个省区35个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骨干共同参加了活动。
活动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式进行,引导大学生骨干在实践中共同受教育、长才干。
一是培塑理想信念的红色教育。此次实践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成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陆昊同志亲自授课,与同学们就如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及当代大学生的正确成长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中央党校辛鸣教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李忠尚教授分别围绕如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等主题进行理论辅导。在北大红楼、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同学们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聆听老红军、老党员结合亲身经历讲述党的革命历史,详细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前最光辉的一页。7月27日,同学们主动提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集体高唱国歌伴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二是砥砺意志品质的实践锻炼。社会实践不仅提供给大学生运用、检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也是磨练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舞台。在此次实践锻炼活动中,全体学员分为4个小分队、12个班级,分赴平山县4个乡镇、12个村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以“一次劳动、一次慰问、一次服务、一次座谈、一次支教”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和生产锻炼活动。具体参与村内的农业生产活动,走访慰问村内的老党员、老战士、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帮助村党支部、村委会对群众进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亲身体验基层的群众工作和处理群众事务的方法,为村内儿童进行教学、讲座或文娱活动等。8月1日晚上,各民族同学携手在平山县陈家裕村组织了以“党旗引领成长、青春奉献祖国”为主题的汇报演出,共同唱响“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和谐团圆之歌。
三是深化社会认识的参观考察。为引导、帮助大学生骨干用历史的眼光观察、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充分了解和感受国家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正确认识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坚定成才报国的信心和信念,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了丰富的参观考察,并在考察中组织开展深入的思考、讨论。在北京活动期间,学员们参观了中国移动、百度、新浪、腾讯等一批代表现代经济发展前沿的高科技企业以及顺义现代农业示范区,感受了我国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河北期间,除深入当地农村参观考察之外,还组织参观了“首钢京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曹妃甸新区、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等,全面感受河北农村、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透露出来的勃勃生机。
四是升华实践成果的交流讨论。为能够在有限的实践活动时间了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我们在学员在听取陆昊同志讲话、学习辛民教授学习“七一”讲话辅导报告、听取李忠尚教授“第三条道路”主题报告、听取湖北省委党校教授“当代大学生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报告、参观北大红楼及顺义现代农业示范区后,都组织了分组交流讨论,让学员们在学习、考察后的第一时间整理收获、交流感悟。。8月3日下午,12个社会实践小组分别把自己10天来的社会实践过程与收获做了汇报、展示,汇报材料形式生动、感情丰满。北方民族大学的阿迪力江代表实践小组在汇报会上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实践地——河北平山县温塘镇几位小学生的承诺,激起全场共鸣。
五是召开“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主题论坛。为引导全体学员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总结,我们联合新浪公司,于8月3日上午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主题论坛,邀请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媒体工作者、高校团委书记、北大支教团成员等嘉宾与大学生骨干一起畅谈实践锻炼经历,讨论如何确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向实践汲取营养,向人民群众学习智慧。论坛采用全程微博直播的方式进行,吸引了很多“博友”在线关注。
三、各民族中学生暑期同心营(福建分营)
活动以“同是一家人,共爱我中华”为主题,于7月16日至7月25日在厦门、泉州等地举办,共有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等9个省、自治区18个少数民族的130名优秀中学生和福建省130名品学兼优的汉族、畲族中学生,以及40名集美大学志愿者参加。
针对中学生知识接受的特点,并充分结合福建当地的教育资源,此次同心营共设计了五个篇章的活动。活动以参观考察为主,寓教于乐,使各族学生在参观中开拓视野、在活动中加深友谊、在实践中促进团结。
一是感受红土地,坚定政治信仰。为让同学们感受革命战争年代红土地“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豪情,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我们精心组织同心营全体成员参观龙岩上杭古田会址,瞻仰古田会议纪念馆、在古田会址重温入团誓词,并安排当地的中学生代表与同心营全体营员结对,进行红歌大比拼。同学们还走进红色村庄,拜访了老党员、老红军家庭,听老一辈革命家讲述了革命战争故事。在已有90岁高龄的老党员老红军廖鸿春家里,营员们听老红军讲过去的战争故事,听他们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是感受嘉庚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让同学们感受嘉庚先生的“诚毅”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中特意组织同心营全体成员参观集美大学校史展览馆、陈嘉庚语录碑廊、嘉庚雕像、“诚毅”校训石雕群、南极石等,走进嘉庚先生故居、鳌园、嘉庚纪念馆等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取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林忠阳为学生们作的嘉庚爱国精神主题讲座,进行嘉庚精神主题学习讨论。
三是感受海西建设,体会祖国发展。为让同学们通过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来感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我们组织同心营全体成员走进厦门、泉州,领略厦门的鹭岛城市风光,回顾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源的辉煌。在厦门,营员们领略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海岛到如今现代化城市的崭新蜕变;在泉州海交馆宗教石刻,营员们也感受了民族大融合为古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四是感受客家文化,体验家庭民俗。为让营员更直观地体验福建多元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活动中安排了两次不同的民宿体验。一是营员身着各民族服装与结对家庭见面,参加由结对家庭安排的体验活动。二是安排营员参加了由团南靖县委组织的走访民居交流活动,参观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深入了解客家族群的迁徙历史,体认多族群、多文化的融合结晶,亲身领会中华民族血脉联系的强韧。
五是感受民族情谊,共促民族团结。为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深厚情谊,切实感受“中华民族是一家,各族儿女心连心”的血脉亲情,我们安排同心营全体成员进行团队素质拓展,开展了团队创建、“我们是快乐一家人”等活动,举行了“同是一家人、共爱我中华”主题班会,邀请集美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梅进禄作民族团结主题讲座。
四、各民族中学生暑期同心营(陕西分营)
同心营(陕西分营)以“同是一家人,共爱我中华”为主题,于2011年7月28日-8月5日在陕西举行,共有自10省(区)、19个民族的260名中学生参加。
同心营开展了民族团结讲座、延安红色之旅、家庭民宿体验、体验现代科技、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民族大联欢主题晚会等主题活动。
一是难忘的红色之旅。活动期间,组织营员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革命旧址,瞻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展了魅力延安专题讲座,聆听了现场教学课《纪念白求恩》,重温了党在延安的光辉历史,加深了对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理解,使营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党、更加坚定的追随党。
二是鲜活的民宿体验。为了增加营员们的感情,让少数民族营员了解内地生活习惯,利用1天时间(1个晚上,1个白天),开展了民宿活动,将营员按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结成“一对一”对子,由当地营员家长接送回家,自行安排营员一天的生活、游玩、交流,增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是励志参观访问。在西安,组织营员集体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精彩纷呈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精端科技汇集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感受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体验了跨越经济文化、科技环保、多元精彩的博览盛会,了解了丰富的航天知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为中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是丰富的文化活动。同心营邀请陕西师范大学王欣教授为营员作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专题讲座,举行了“永远跟党走”演讲比赛,组织营员观看了反映大学生支教志愿行动的电影《美丽的山茶花》,开展了民族大联欢晚会,并依托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交流,丰富的文化活动使营员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实现了良好的沟通交流。
五、活动效果与收获
四个交流活动在参与学生上兼顾了代表性和普遍性,在活动主题上紧扣爱国和团结,在活动形式上针对不同队伍参与学生的特点做有针对性的设计,让每一位学员都真正有所收获,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和锻炼效果。
一是坚定了信念,增强了对党领导各族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集中理论学习让学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参观考察活动让学员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河海大学宋文波同学说:“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质疑社会主义道路的言论,自己也常常会陷入一些小的疑惑。这次实践锻炼活动中,陆昊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的讲座让我从根本上消除了这些疑惑,几天的参观考察进一步验证了几位老师教给我们的理论。”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帕丽丹说,“几天的参观考察,收获了很多信心。相信自己的家乡—新疆,也会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在有特色、有步骤的发展中更加繁荣。”
二是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活动期间的朝夕相处让所有营员互相之间对彼此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感情。壮族营员黄荣波说“在同心营里看到这么多民族的同学,听他们讲自己的民族故事,一下子就有了很深的印象。”纳西族营员代飞说:“通过老师的讲座,还有参观学习,我和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明白了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一家人。”柯尔克孜族同学阿日帕堤?吉恩西说:“不同的民族蕴含着不同的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要学的是尊重,是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是培养了与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中学生同心营和大学生社会观察、实践活动,都安排了民宿和参加生产劳动的环节,很多从未进过农村的学生,在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对农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上海交通大学的顾锞同学说,“到了农村,和村民一起工作、劳动之后,我们对以前在书本上、报纸上看到的名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才开始慢慢体会到,什么是对农村、农民的真实情感。”天津医科大学的陈璐同学说,“在河北农村的实践锻炼更加坚定了自己毕业后到基层农村,投身于农村医疗事业的志向。相信自己的所学,会在广大农村有用武之地,也相信自己的人生,会因为扎根于农村而更有意义。”
四是激发了学员们求知的渴望和立志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四次活动中都安排了丰富的参观考察内容,一些建设和发展较好的城市、经济区以及部分高科技企业,给学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珞巴族的中学生营员仁增次珍说:“厦门真漂亮。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要在家乡设计建造出比这里还要漂亮的城市。”山西大学的赵瑞政同学说:“实践锻炼活动让我们更近距离地了解了革命前辈流血牺牲的悲壮、感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也看到了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农村的发展面貌。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责任深重的一代。”
几项实践交流活动主题鲜明、筹备充分,其形式和效果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个媒体的高度评价。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亲笔给在湖北实践锻炼的同学回信,在信中勉励大家“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深入实践、考察,湖北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各活动举办地都成立了以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保证所有活动得以安全、有序地进行。湖北省预先制定了医疗保障“村—镇—县—省”四级预案,使得突发重病的藏族嘎玛赤列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妥善的治疗。
活动开展期间,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对活动情况给予特别关注和及时报道。7月26日,湖北日报头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活动进行了报道;7月27日,人民日报以《青春在实践中闪光》为题,整版报道了相关交流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河北日报、陕西日报、楚天都市报等都在显要位置分别对几项活动做了深入报导,对交流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予以充分肯定。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扩大活动影响力也是几次活动共同的特点。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活动、“大骨班”实践锻炼活动分别与腾讯公司、新浪公司深入合作,在实践队伍出发前都注册了微博账户,记录、发布学员们每天的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等。主题微博不仅受到全体学员的追捧,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据初步统计,两支队伍实践活动期间,共有超过千名微博用户参与话题讨论。仅“大骨班”四班的微博,在活动期间就收到70余位网友的近200条评论。实践锻炼活动的主题论坛和活动总结也首次采用了“微博墙”的方式,全程在网上直播。这些新的宣传方式把实践锻炼活动更近距离地展现给所有关心社会实践、关心大学生成长的人士面前,也向参与实践锻炼的学员们传递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期待,成为他们自身成长、进步的动力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