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青团网->工作简报->学校工作简报 -> 正文
第 36 期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编
2013年11月22日
 

团湖北省委突出实践实效推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创新发展

  近年来,团湖北省委把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作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制高点,注重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注重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努力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效。团湖北省委的做法是:

  一、以"百万学子追寻中国梦"为统揽,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整体性。结合湖北省实际,团湖北省委在先后10余次走访摸底和召开务虚会的基础上,面向全省大中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了"百万学子追寻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是进行整体化设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活动的整体性,注重活动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个人感知出发,到专家学者"指点迷津",到畅谈感悟体会,再到用实际行动演绎青春、编织梦想,最后到在学习生活中放飞青春、在思想观念中筑牢梦想。二是进行一体化分层。按照中学、中职、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等进行纵向分层设计,按照主题团日、文化熏陶、科学素养培养、实践锻炼等进行横向分类安排,结合不同年龄段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感受,设置科学合理的活动内容。三是进行项目化运作。在"感知中国梦"环节,全省各大中学校共申报省级项目716个,团省委拿出7万元重点资助99个项目,其他项目由学校进行资助。

  二、以"青马工程"骨干培养为重点,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示范性。自2007年正式启动"荆楚英才"湖北省大学生骨干培养计划以来,团湖北省委在不断完善省、校、院(系)三级培养格局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增强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跳出课堂看世界"。以引导大学生骨干进行社会观察为主要目的,将传统教学和学生对国际关系、经济社会和网络热议等方面的关注结合起来,挑选包括"叙利亚局势"、"最难毕业季"、"恒大能代表中国足球吗?"等话题,让大学生骨干们自己讲给自己听,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二是把课程设在"大地"上。除进行政治理论、管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等课堂集中学习外,团湖北省委还把课程"搬出"课堂,通过开展寒假"五个一"社会实践、暑假挂职锻炼、周末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大学生骨干在实践锻炼中成长。今年,团湖北省委在集中学习与实践锻炼上的学时分配为1:5。三是开展朋辈教育。发挥湖北"群星现象"优势,聘请青年典型董明、郎坤、谭之平等为"朋辈导师",为大学生骨干授课、做分享,同时,依托QQ群、微信群和大学生骨干进行线上交流。四是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建立"荆楚英才学校"大学生骨干信息库,定期了解大学生骨干的最新动态,并联合学校团委做好跟踪培养工作。

  三、以共建式活力团委建设为依托,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实践性。今年6月份起,团湖北省委在全省学校团组织中启动了共建式活力团委建设,实现了学校与地方、企业、街道、社区以及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对共建、整体联动,并以此为依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大学生与中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相融合。一是大力推进"1+X"结对共建。即1所高校团委分别与县市区、中学、企业、社区团组织结对共建,1所中学中职团委分别与企业、社区团组织结对共建,并把思想引领项目与组织建设叠加在一起,以项目带共建,以共建增活力。二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共建中推动学生追寻中国梦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出台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为活动的长效开展提供了固定阵地和制度保障。三是加强机制建设。建立省级、校级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多层联动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省级、校级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形成定期联络机制;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考核认证体系,形成考核认证机制。截至目前,湖北省123所高校,结对县市区106个、中小学315所、企业171家、社区372个,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200多个,为大学生在实践中追寻中国梦提供了有效平台。

  四、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增强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面对"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实,团湖北省委树立"抓网络就是抓新阵地"的意识,主动作为,主动求变,努力把握网上思想引领的主动权。一是开展具有思想性、交互性的线上主题活动。结合党政大局和重大契机,主动设置议题,开展主题鲜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特色活动。今年七一前夕,团湖北省委开展"党在我心中 青春正能量"红色微博评选活动,学生共编创红色微博1400余条,共转播1.6万余次,被阅读72万余次。二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味"。依托网络等新媒体,团湖北省委成功举办了大学生活剧艺术节和微电影、微小说大赛等活动,打造了一批大学生喜欢的绿色网络文化产品。同时,团湖北省委还依托网络等新媒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努力做学生思想上的"知情人"、心灵上的"知心人"、生活中的"贴心人"。三是推动建立小微型、社区化新媒体阵地。以推进学校共青团网络化转型为契机,充分运用网络论坛、微博、SNS社区等手段,建立灵活实用的工作"营地",同时积极培养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巩固"营地"建设。目前,团湖北省委正面向相关专家、青年典型、高校团干、校媒骨干、大学生骨干等,组建"青春湖北"网络评论员队伍,省本级规模在150人,校级规模在610人。

  面对新形势,团湖北省委依然清醒地看到,湖北省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下一步,团湖北省委将进一步强调正面化导向,着力加强"正能量"传播。不回避热点、不抹杀争议,勇于和善于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错误思想观念开展舆论斗争,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青春正能量;进一步加强普遍化设计,着力开放"参与"门槛。继续按照"普通、普及、普遍"原则,增强工作和活动的普遍性制度设计,进一步打造覆盖面广、吸引力强、参与率高的工作载体;进一步提升科学化水平,着力加重"实践"分量。加强省级、校级、院系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深、做实;进一步彰显时代化特色,着力加大"网络化"力度。积极推进网络建团和思想引领工作的网络化,努力提高线上与线下活动的"粘合度"。

 
 相关链接:
[学校工作简报 第35期] 团安徽省委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实施高校青马工程
[学校工作简报 第34期] 夯实基础 活跃基层——中国农业大学团委探寻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路径
[学校工作简报 第33期] 以校园文化为引领 打造新生"体验入学"——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创新举措开展"新生季"活动
[学校工作简报 第32期] 情系留守儿童 爱撒"阳光家园"——湖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专题报告
[学校工作简报 第31期] 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与实践"书院制"育人模式下党建带团建工作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