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14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视讯会议,正式启动201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河南、广西项目办及乐山师范学院、清华大学团委做了交流发言。现将各单位交流发言编发。
河南项目办在2015年西部计划视讯会议上的发言
自2003年西部计划启动以来,河南省项目办紧密围绕党政工作大局,以服务祖国西部边疆繁荣发展为着力点,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为动力,以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扎实做好西部计划工作。截至2014年,共招募选派6896名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其中赴新疆3201名,赴西藏、贵州、四川等地1098名。志愿者无私奉献、扎根基层,在青年大学生中唱响了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展示了河南青年青春热血报效祖国、踏实奋发建功成才的青春本色。现将招募工作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明确项目办职责
在每年4月份全国西部计划启动前,团省委即着手协调各相关厅局,调整补充由团省委、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农业厅、卫计委、扶贫办相关领导组成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西部计划整体性工作,不定期的召开西部计划专门会议,集中传达团中央、全国项目办下发的文件通知精神,认真部署有关招募和选拔工作,完善西部计划相关政策等。各相关高校也相应成立由校团委、就业办、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院—系—班”四级招募负责制,负责对全校毕业生进行动员、宣传、选拔、教育与培训,配合省项目办招募工作的开展。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做好西部计划工作。
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着力从政策、舆论、情感、典型四个方面,创造条件,突出引导,为西部计划招募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加强政策引导。为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团省委联合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出台鼓励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例如在就业方面,规定各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要求,可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志愿者。近年来河南每年省级公务员招考时,会拿近三分之一的指标定向招录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干部等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在就学方面,规定服务期满考核合格,3年内报考省内高校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报考成人专升本,免试入学。同时,各高校项目办也积极制定本校各项鼓励政策,如郑州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高校出台政策,凡被录用的贫困学生,减免在校期间所欠的学费,并减免学校向其发放的校内无息贷款;平顶山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高校出台政策,凡是被录用的毕业生,学院授予“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给予3000元补助。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加强舆论引导。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制作专题招募海报分发至各高校项目办和省辖市的主要街道社区,全省100余所高校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橱窗、校园微博等宣传阵地,对西部计划专项行动的工作内容、招募条件、报名方式进行重点宣传。连续多年邀请扎根西部优秀志愿者先后赴我省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高校举办“激扬青春?建功新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中国梦 西部情”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宣讲团50余次。同时利用《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映像网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微刊、短信平台等新媒体深入宣传报道西部计划实施的意义、政策待遇。
(三)加强情感引导。每年6月至7月下旬,以西部计划志愿者出征送行、培训派遣为契机,挖掘志愿者感人事迹,如通过对“宿舍三姐妹”相约赴西部,两对上下铺一同去西部的“支部四兄弟”的集中报道,进一步挖掘了志愿者因乡情、友情、爱情、亲情选择去西部的情感因素。各高校项目办通过打造西部计划志愿者团队品牌力量,如安阳师范学院校史馆开辟西部计划志愿者专栏,用校友情凝聚西部计划志愿者力量,在学校形成参加西部计划的积极导向。
(四)加强典型引导。着力宣传扎根基层就业、创业的志愿者和在基层服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如河南中医学院2003年毕业生、全国道德模范王一硕,马背上的医生张欢欢、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董瑞瑞、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申红坤等老典型,和省十大杰出志愿者丁荡敌、2012年度服务期满优秀志愿者韩俊梅等在普通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的新典型,引导毕业生以榜样为目标,在成才报国的洪流中实现个人价值。每年8月以后,联合省内主流媒体多次赶赴西部和我省基层乡镇进行采风,报道志愿者的经历、心得、感悟和成绩,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规范录取程序,坚持“四化”协调发展
(一)名额分配科学化。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提前与对口服务地项目办沟通,对各服务地的工作需要和岗位需求进行摸底,使选拔录取工作有的放矢。在充分考虑志愿者合理需求和正当权益的基础上,努力将志愿者的服务意愿和西部基层的用人需求、岗位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服务地需求,对本省招募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增大对教育、农学、医学类、法律类等院校的分配比例,较好的满足了服务地的最大需求。
(二)考核选拔规范化。要求高校项目办严格按照政治思想好、专业学习成绩好、身体素质好“三必备”条件,严格掌握学生党员优先、农林牧医水利教育类专业优先、本科学历优先、西部生源优先、服务期意向2年的优先的)“五优先”原则,严把审核关、笔试关、面试关、体检关、公示关“五个关口”,切实做到公开招募信息、公开选拔流程、公开录取名单“三公开”,经过考核、体检、公示,上报省项目办,省项目办对上报材料再次审核,择优录取,确定最终人选。通过严格招募程序和标准,确保把思想品质较好、业务素质较高、有奉献精神、身体健康的高校毕业生选拔到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中来。
(三)跟踪服务持续化。出征前,省项目办精心编纂志愿者培训手册、T恤,对志愿者进行团队管理、西部省情等专题辅导,为奔赴西部第一线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集中派遣时,省项目办统一协调郑州铁路局为志愿者集中购买火车票,志愿者统一服装,统一乘车,省项目办派专人护送,保证了志愿者平安顺利抵达服务省。商丘师范学院、郑州大学等高校项目办,都以发放行李箱和随行生活用品、发放奖励金等不同的形式给志愿者以鼓励。到达服务地后,通过QQ群、微博、电话回访等方式,了解志愿者工作、学习情况,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管理激励制度化。制定本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招募选拔工作推进表》,规范录取工作的时间节点、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要求各高校项目办严格按照宣传发动、报名审核、指标分配、选拔录取、体检公示、签订协议、培训派遣、后续服务的规范化流程进行志愿者的录取工作。制定《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考核管理办法》,根据派遣人数、学生素质、政策待遇等方面标准,评选优秀高校项目办,鼓励各高校不断输送人才。
广西项目办在2015年西部计划视讯会议上的发言
西部计划在广西实施已有11年,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关心。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广西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开展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加强队伍组织保障,做实管理服务工作
我们逐步完善了多元招募方式,依托“广西共青团网站”、“广西共青团”微信、“八桂青年志愿者网站”等实现招募注册信息的宣传和推广。每年招募前期深入高校开展基层优秀志愿者巡讲,涵盖全区所有本科院校和部分专科院校。同时鼓励各县项目办积极联系本县青年回乡参加西部计划,充分发挥本地人员的优势,打造多个层次、多个专业的多元化队伍。
2014年,广西项目办共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857人,延期志愿者254人,他们来自全国10余省区,其中初步统计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等继续扎根西部基层服务的志愿者200余人。志愿者们发挥自己的专长,直接服务当地群众,为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农技、扶贫、青年工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树立志愿服务新风
广西项目办切实履行指导、管理职责,定时要求各县提交总结、活动宣传材料等,了解志愿者活动情况。不定时抽查各县防火、防电、周末及节假日等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有效保障了志愿者的人身安全。督促各服务单位及主管部门对志愿者制定一系列志愿者管理办法、规章制度、请假条例,切实加强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日常管理,2014-2015年度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广西项目办积极构建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信息化、全面化的“三大体系”,逐渐形成了集队伍、结对、服务、阵地、内容等为一体的常态化运行机制。目前辖区近三分之一的服务县建立了志愿者自管会。志愿者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广西项目办多次前往服务县开展调研,自2014年8月至今,在团区委书记班子带领下,共下乡调研10余次,开展座谈、走基层、进宿舍,发放问卷500余份,详细了解了在广西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生活、待遇的各项问题,尽力解决志愿者的困难。
三、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打造特色服务项目
此外,广西项目办还积极跟进志愿者经费补贴到位情况,为全区每位志愿者都争取到了县财政补贴,服务期间志愿者住宿问题全部落实解决,人均补助1500元(含全国项目办人均1100元),个别县区单位另发补助。
广西项目办以志愿服务为主线,打造“一县一品”项目。通过“项目化”的方式提炼各服务县西部计划工作成果,通过资金配套支持,推进各服务县西部计划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从而孵化、扶持、培养出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团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宣传推广基层西部计划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同时,向社会进一步推介项目,促进社会合作与项目“落地”。经过公正、公平、公开的推选,共产生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其他项目6项,分别投入10000元、6000元、1000元的项目启动资金。此外,为了解决志愿者就业问题,给志愿者发展谋出路,广西项目办联合广西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西部计划志愿者专场招聘会,也支持各县各单位自招、自聘西部计划志愿者,一年来累计扎根广西的志愿者有400多人,以实际行动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广西创造良好条件。
四、打造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为加强志愿者队伍信息化管理,广西团区委设计开发了八桂青年志愿者信息平台,推出了八桂青年志愿者网站,以信息化的方式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残障人士、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广西项目办还通过微博、微信、网站、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做好西部计划有关活动的宣传报道,为外界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志愿者的窗口。
乐山师范学院团委在201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视讯会议上的发言
与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隔江相望的乐山师范学院,是一座而立之年的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2003年团中央西部计划号令吹响后,学校连续派出十二批志愿者扎根西部,主要分布在四川、广西、甘肃、宁夏等9个省,其中四川主要分布在汶川、青川、甘洛、马边、金口河等86个边远山区区县,累计报名人数达到6253名,实际到岗人数达到1204名,其中服务期满三年的达到324名。
今天,我主要结合实际,谈学校在西部计划工作方面抓住的“四个阵地有声音,四类群体有动员,四项工作有保障”,即在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管理创新战略部署下,如何抓住西部计划工作的“三个四举措”。
一、四个阵地有声音
宣传工作直接关系到西部计划项目招募的数量,学校团委整合资源、统筹规划,通过“进课堂、进网络、进支部、进社团”实现了招募信息全覆盖。一是在课堂中发声。将西部计划项目纳入学生人人必修的就业指导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招募条件、政策制度、项目信息等。二是在网络中发声。充分整合网络宣传平台,每年4月在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三江潮网站、乐师微信平台、新青年网刊开辟“西部情”专栏,信息发布的同时注重志愿者故事分享、互动交流,2014年话题最高跟帖达到3217,最高点击率达到9031。三是在支部活动中发声。每年4月毕业生团支部召开“共话西部情”主题团组织生活,调动学生报名积极性。四是在社团中发声。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动邀请报告团进校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共组织团中央、团省委、西藏专场和优秀志愿者返校事迹报告会12场。目前,学校西部计划宣传实现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覆盖,近两年每年网上报名人数都超过1000人。
二、四类群体有动员
把好质量关是减少岗前流失、延长服务期限、提高服务评价的关键,让“愿意来适合来”的志愿者加入到西部计划行列。学校对四类群体进行针对性动员,一是动员原籍在西部农村的师范专业学生,学校70%的学生来自农村,45%的师范生,团委通过发动基层团学干部开展宣传动员,大力鼓励学生返乡参加基层教育项目。二是动员团委、学生会、社团的主要学生干部参加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项目。这部分学生通过大学锻炼具备一定的青年工作和社会管理能力,在参与项目服务中更能发挥自身优势。三是动员青年志愿者协会中的优秀学生,协会通过专业化志愿体系的构建成员达8000人,在支教、赛会、助残、环保等领域有覆盖和延伸,我们通过班主任、班导师对协会中的“优秀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的动员。四是挖掘愿意扎根西部,长期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尤其是立志服务西藏的志愿者,学校团委教师进行重点动员,每年能挖掘近10名这类意志坚定的学生。通过动员报名的学生,学校希望学生家长签订征求意见书,尽可能确保到岗服务。通过以上举措,两年中每年近150个岗位能有效匹配,首次到岗率达到89%。
三、四项工作有保障
政策制度的建立是西部计划招募工作科学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计划是学生就业的首任岗位,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一是建立了西部计划特殊授位制度;二是将西部计划报考率纳入二级学院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三是设置西部计划专项奖励基金,对实际到岗的志愿者给予单项奖励,累计共发放48万。四是建立志愿者返校一站式服务平台。学校团委与就业部门联合,建立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返校的档案转接、就业派遣、再就业推荐制度,为学生二次就业提供更好服务。通过制度建设,立足学生就业导向,发挥团组织行为参与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这些举措对我校西部计划招募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会继续努力,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服务。
清华大学团委在2015年计划视讯会议上的发言
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从2011年8月起并入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统筹实施。清华大学作为首批响应该项目的高校之一,自1998年至今已连续组建十七届支教团,共派出239名志愿者,在祖国西部支教育人、扶贫接力。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与经验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选拔优秀人才,强化培训内容
清华大学每年由校团委统筹协调,联合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等单位成立支教团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工作,确保“优中选优”,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制定并实施了支教团管理规定及培养方案,从塑造志愿者理想信念、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提高志愿者实际技能等几方面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2009年起,每年组织志愿者定期到清华附中实践培训;2012年起,每年安排志愿者在正式服务之前赴支教地考察学习;2013年起,要求每位志愿者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教师资格考试。
二、立足支教根本,注重教学实效
历届支教团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身兼多个年级、班级和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志愿者们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不少支教团成员所教授的科目成绩都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尖子班”的水平。志愿者们利用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追求上进;设计英语角、团队训练营、影视鉴赏、各国文化普及等丰富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此外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兼职教导主任助理、校团委副书记、学生会指导老师等岗位,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据粗略统计,历届支教团累计服务时间超过650万小时,服务覆盖人数超过15000人。
三、创新工作形式,扩大服务范围
志愿者们不仅自身奉献工作,更积极引进资源支持服务地发展。支教工作已发展为以教学为基础,协同经济振兴、文化进步、扶贫助学、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领域的志愿行动。第十一届支教团为西藏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募集20吨冬衣;第十五、十六两届支教团“一杯热水的温度”项目为西藏近5000名乡村小学学生捐赠热水设备及水杯,“清华?清泉成才班”每年支持不少于20名青海学生获得2000至4000元奖学金;清华大学团委帮助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院报;清华大学图书馆帮助青海湟中一中建立起了图书室。
四、重视传承延续,深化育人理念
历届支教团完成工作后,始终关心关注当地发展,用各种方式继续服务。第八届支教团返校后组织“春归大地、爱心传递”募捐活动,并在2008年选拔品学兼优的青、藏两地学生赴北京体验清华、感受奥运。近60%的志愿者回到学校后,担任“双肩挑”思想政治辅导员;许多志愿者毕业后还选择以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身份回到西部继续奉献。第九届志愿者任霄泽扎根西藏山南地区践行着奉献雪域高原的誓言;第十三届志愿者李舒涛兑现对学生的承诺毕业后返回青海工作。
支教团的优秀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相关单位的鼓励支持。刘振江、李博洋、刘佳明等志愿者先后获得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支教团作为集体也于2014年被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评为“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获得新华网“中国网事?感动2014”第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以及第四届中国公益节“最佳公益组织奖”。
总结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实践经验,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是青年学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支教团是鼓励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举措,通过为期一年的服务,支教志愿者从“学术大学”走进“社会大学”,体悟国情、明确责任、锤炼品格、升华认识,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第二,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是锻炼和促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祖国西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实践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志愿者们胸怀理想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提升能力、砥砺品格,努力长成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之才。
第三,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是引导学生感悟奉献精神、明确人生选择的重要渠道。清华大学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和“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将支教团作为倡导公益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品质,进而明确人生的方向,坚持理想、勇敢向前。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讲到:“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清华大学也期待与各兄弟高校和各级团组织一起,按照总书记嘱托的要求,引领青年“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