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月20日至21日,2011年全国城市战线共青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江苏无锡团市委就进城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工作作了典型经验介绍。现将工作经验介绍的文字材料给予刊发,供城市战线各级团组织参考借鉴。
订单培训助就业 素质提升促成才
无锡是江苏省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全市335万社会从业人员中,约有170万农民工,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约60万。团市委围绕无锡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结合进城青年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准确把握需求,多方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平台,突出以就业成才为工作重点,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和素质提升两大计划,狠抓岗位募集、技能培训、组织关爱三个环节,确保进城青年农民工“上得了岗、成得了才、扎得了根”。2010年,全市各级团组织累计培训进城青年农民工10462人次,通过工作和活动覆盖进城青年农民工8万人以上。
一、三轮驱动募集岗位信息,为进城青年农民工“筑巢”。
岗位信息是开展订单培训的前提和基础。团市委充分整合团内外资源,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深挖有效岗位。一是针对组团式的外地青年农民工,依托青年人才服务中心下“大订单”。凭借良好的工作基础和上万家的会员企业,团市委下属的青年人才服务中心每年搜集适合进城青年农民工的岗位上万个,并与徐州等苏北城市、江西、陕西、湖北、安徽等外省市合作机构联动,常年做好批量接受。去年共接受青年农民工5172名,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岗前指导,全部输送到本市的飞虹电子、希捷国际、西姆莱斯、一汽铸造等大型用工企业。二是针对招聘型的流动青年农民工,借力青商会会员企业出“中订单”。目前我市各级青商会共有15家,会员企业达1061家,他们是共青团开展订单培训、吸纳青年就业的重要成员。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与本级青商会企业联系,对接岗位信息,并通过专场招聘、就业援助、“阳光行动”、手机短信等形式,为进城青年农民工推荐岗位,同时登记好他们的个人信息和就业愿望。去年共推荐岗位5000余个,登记求职信息3000余条。如惠山团区委动员了50家青商会企业,围绕其产业、技术和项目特点,开设了机械CAD、会计及电算化、计算机操作、商业管理、电子商务等10多个专业的订单培训。三是针对零散性的本地青年农民工,通过大学生村官、青少年事务社工找“小订单”。近年来,在团组织的参与和推动下,大学生村官已经从一开始的服务对象转化为基层团工作的重要力量,青少年事务社工同样也成为了共青团履行自身职责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补充力量,二者都在订单培训和服务青年就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大学生村官施永杰利用互联网自建青年就业公益平台,帮助50余名青年农民工实现就业;社工陆梅在点对点介绍工作的基础上,联合其他2名专职社工成立了北塘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并与无锡《人才信息报》联手,每周六举办招聘会,去年下半年以来共联系企业2000余家,举办招聘会20余场,其中专门针对青年农民工的岗位达3000多个。
二、多方合作实施订单培训,为进城青年农民工“添翼”。
有了岗位信息,具体实施是关键。团市委深入分析订单培训的各个环节以及内在关系,积极争取人保部门、培训机构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以团青组织为主导、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训机构为依托”多方合作的培训模式。一是团企合作推出培训项目。一方面,我们按照订单培训计划,积极做好岗前培训和上岗对接;另一方面,我们根据青年农民工“融入城市、成长发展”的现实需求,会同市人保局共同实施“青年职业素质提升计划”,并将青年农民工作为一类重要群体。全市各级团组织围绕计划目标,积极寻找合作企业,推出能够持续实施的培训项目。如北塘团区委与东软集团、睿太科技合作实施“青年IT人才职业生涯点亮计划”,通过1-3个月的岗技培训,每期可帮助50名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青年农民工实现就业。二是团基联动搭建培训平台。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联系无锡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职业指导培训中心等机构,广泛建立“培训基地”,定期推出“菜单式”选学课程,主动“入园进企”,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和青年农民工的学历层次、技术等级、就业观念等,开展技能培训、安全讲座、素质测评等,帮助青年农民工掌握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真正让“订单”落地生根。三是团校协作提供培训力量。全市各级团组织主动联系并充分借助本地高职院校的资源,为确保青年农民工的订单培训和素质提升寻求师资力量。目前,全市县区级团组织已与20余家各类高中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推出选学课程100余个类别。如锡山团区委联合锡山职业教育中心,对企业青年农民工开展在岗培训的同时,还协助豪普钛业等企业推行岗位考试法,并联合区人保局对符合技术等级晋升条件的多名进城青年农民工及时认定并核发职业资格证书。四是以赛代训提升培训成效。团市委每年联合市人保局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紧扣无锡经济转型发展和配套所需,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为进城青年农民工获取高技能、交流新技艺搭建了平台,去年共有18名青年农民工通过市级比赛取得了职业资格高级工证书。
三、统筹推进凸显综合效应,为进城青年农民工“安家”。
通过订单培训和素质提升,解决和突破了进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和成才瓶颈,从而也拉近了团组织与青年农民工之间的距离,为推进非公企业团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全市各级团组织以夯实基层基础为着力点,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实现了重点工作与组织建设的良性互动、相辅相成,也为进城青年农民工的心灵安上了一个“家”,为他们融入城市找到了更为强烈的归属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不仅是建设城市的贡献者,更是城市建设的共享者。去年无锡在非公企业中新建团组织871家,直接覆盖进城青年农民工5万余名,其中进城青年农民工担任团干部的达800余名,在企业团建中也实现了服务对象向工作力量的有效转化。在建团的基础上,还紧贴青年农民工自身实际,广泛开展组织关爱、分类引导、志愿服务、扶贫帮困、文明创建等各类活动,进而增强订单培训的后续综合效应。一是建立“活动阵地”。通过订单培训工作而新建团组织的企业,同步开辟了青年农民工活动阵地,如电子阅览室、体育活动室等为他们8小时之外的学习、交友、锻炼提供了好去处。二是寄送“一封家书”。以团组织的名义给青年农民工父母发慰问信、报平安书,让老人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为无锡建设所作的贡献,在无锡城里工作生活都有组织关心和帮助,请他们放心并保重身体,此项活动重点在建筑领域开展,引起了青年农民工和他们父母的强烈反响。三是开展“青春邀约”。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是重要节假日,以邀约的形式面对面与青年农民工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现实需求、意见建议,并向他们赠送“服务联系卡”、“亲情电话卡”等,让他们倍感组织的关怀,充分彰显共青团的群众性和凝聚力。四是揉入“共青品牌”。组织进城青年农民工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参与青年自组织开展的有关公益活动,他们中的困难家庭子女同等纳入“希望工程”资助范围,青年农民工聚集的班、组、工程还积极开展“双争”活动,如苏南国际机场货栈、灵山电瓶车班等多个青年农民工集体被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切实做好进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和服务工作,是履行团的基本职能、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表现。以青年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发展的愿望期盼着有更多的技能培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有更多的技能型农民工。团市委将始终坚持普遍性原则,按照“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结合地方和团的自身实际,进一步凝心聚力、创新模式、搭建载体,统筹推进“订单式”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